位于河北省沙河市赵泗水村。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(713—741),历代均有修葺与增建,至明代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;观中建有玉皇、元君、吕祖、十殿阎君、药王、火神、花神、财神、大圣、慈航、土地、二仙十二座殿堂,另有道舍、斋堂、庑廊等配房无数,占地面积达20余亩。每逢农历三月初一与九月二十四日,观内香烟缭绕,人来人往,观外车水马龙,商贩云集,门庭若市。现为沙河市道教活动场所之一。位于河北省唐县县城西北35公里处,《唐县志》载:此山“四时之气清而熙,界入虚无,超然物外”。故有“唐县诸山以大茂最高,以青虚最险”之说。山体构成多为石灰岩,因历经风雨溶蚀,形成了如青笋、似狼牙、像箭簇,直刺云天的奇峰峻岭。
三座主峰和十几座峰林构成了景区特有的溶岩峰林地貌景观,风景区内秀峰林立、峡谷幽深,溪水潺潺,古木参天。在朝阳的辉映下,烟腾雾罩,紫气漂渺,并且又形成了许多天然洞穴,游人到此如入迷宫。 青虚山又名葛洪山,晋代著名道学家葛洪及夫人鲍姑曾在这里修炼,采药行医,炼丹治病。至今山上晒艾台、仙人石、浴丹泉、洗心泉、青虚宫、药碾等遗迹犹存。辽代寿昌年间全真教丘处机派其弟子陈道义在青虚山传经布道,发展信徒,兴建观庵。到了清朝末年,各种寺、庙、观、庵发展到一百多处。如紫云峰有三霄圣母殿;碧玉峰有老君庙,上清宫;天主峰有白草寺、观亭寨;在玉皇阁前,有金代碑刻重显子返真碑的鲍朴子碑等;下青虚有葛洪殿、月老祠。 始于元代,盛于明清的三月十五庙会,至今还十分旺盛,每年农历3月15到25日间,各地数十万香客云集在此,盛况空前,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。 当年乾隆皇帝到五台山进香路过此地,见此山雄伟壮丽,派人两次勘察,画了一幅全景图和八幅小景,至今留存在故宫博物院,并御笔亲书“紫云峰”、“凤凰石”两块玉匾镶嵌在悬崖上。青虚山历史悠久,始于晋代,历经元明清,至今名声远扬,也是宗教活动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