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戒者,不得不忠不孝,不仁不信,当尽节君亲,推成万物;
第二戒者,不得阴贼潜谋,害物利己,当行阴德,广济群生;
第三戒者,不得杀害含生,以充滋味,当行慈惠,以及昆虫;
第四戒者,不得淫邪败真,秽慢灵气,当守贞操,使无缺犯;
第五戒者,不得败人成功,离入骨肉,当以道助物,令九族雍和;
第六戒者,不得谗毁贤良,露才扬己,当称人之美善,不自伐其功能;
第七戒者,不得饮酒食肉,犯律违禁,当调和气性,专务清虚;
第八戒者,不得贪求无厌,积财不散,当行节俭,惠恤贫穷;
第九戒者,不得交游非贤,居处秽杂,当慕胜己,栖集清虚;
第十戒者,不得轻忽言笑,举动非真,当持重寡辞,以道德为务。
这十戒,托虚皇天尊所命,能做到者,天神护佑,永脱—切苦脑。“十戒”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,要做到忠、孝、济世、守身、节俭、利人、清修,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,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,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,世人竞向慕之、归之。
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,要回光返照,与人为善,则广施阴德,普济群生,乃为人道之本。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伦,顿息尘缘,断绝色欲,精修道行,当证仙阶,福及九祖,庆流一门。对于财物方面来讲:夫人之贫富,命禀生初悉已前定,若生财有分,用尽还来,若胎骨受贫,广求不富,能明此理,一切取觅付之自然,非己之财不妄取,非义之财不苟得。合得之财,随分取可,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,能做到“十戒”的人,则心领神会,精神分明,修道积德之第一步成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