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是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坛场常用的法器之一。人称如意为佛教法具,但据印度佛教的记载或现存图象均未见如意,或类似於如意者。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有如意的记载。大抵如意一物为魏晋时清谈之士执手中作谈佐物,为当时及後代用作指挥之器,不是道家所专有发明者。如意,当是如人之意的意思,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。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使用如意,大约自南北朝时开始。
南北朝时期,道教经籍中就有如意的记载。《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》称,如意虽非天尊左右急需,亦道士女冠供养切要,并随时造备,不得阙替。明代朱权的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册》称如意为黄帝所制,战蚩尤之兵器也。後世改为骨朵,天真执之,以战群魔。道门中人或有以如意之形比照汉字心字,称如意,心之表也,如意之造型有三点,首尾两点作云形,或灵芝形。中央一点作圆形,取三位一体之义,即一心尊三宝也。故道教宫观神灵造象中有天尊手捧如意象。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代天说教时,也手执如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