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奇八字

导航:道教入门 > 道教常识 > 道教的特征

道教的特征

时间:2017年02月07日 10:29内容来源:易奇八字编辑部 浏览量:3329
道教在形式上的特征很明显,在教理教义方面的特征也同样明显。


一、它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,包含有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与民族文化。追溯道教的思想渊源,最古的是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,继之是战国时期的神仙信仰以及东汉的黄老道。可以说道教是我国古代社会鬼神崇拜的延续和发展,道士是古巫祝、方士之遗绪。古代巫祝的占卜、祈祷,方士的候神、求仙等等,靡不为道教所承袭;道教所崇奉的天神、地祗、仙人,莫不由历代相沿流传而来。从道教教理教义上看,我国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、天人感应以及谶纬之学等宗教色彩较浓的思想,也都是道教神学理论的思想源泉。道教所宣扬的规戒科禁,亦即宗教道德,也不外乎封建社会儒家所主张的伦理道德。道教的仪法,也基本是本于儒家的礼法仪式。因此,说它具有汉民族宗教意识与文化的特质。

二、道教理想的境地与虚幻的追求。任何宗教都有它理想的境地与追求,比如极乐世界、天堂等,而道教所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两重的。第一是在世俗的、现实的世界上,按道教教义建立一个理想的王国,即一个极大公平、和平的世界,人人都安居乐业,竟其天年,世界上没有水旱灾害,没有战争,没有疫病。

三、道教乐生、重生和贵术。宗教是苦难者的呻吟,不少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,无可流连,因而把对幸福的想往寄托于虚幻的天国,幻想死后灵魂得救。但道教却与这些大相径庭,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,死亡才是痛苦的,因而它的教义是乐生、重生,鼓励人们至少要争取竟其天年,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。

四、我命在我,不在于天。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的长短,皆由天定,所谓“生死由命,富贵在天”。但道教却并不这样断言,相反认为寿命并不是由天决定,而是决定于自己,魏晋时出现的重要经典《西升经》就说:“我命在我,不属天地。”强调个人不懈地修炼,不抱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。这一点,颇具有向自然作斗争的精神。可是这种思想在道教的发展中逐渐淡漠,为宿命论所掩盖,而在道教古籍中这是颇具特色的。

五、万物有灵,乃至人体的各种器官俱有神灵。道教是多神教,最高的神仙是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,以下有三十六天帝,还有大明、夜明之神,北斗之神,五星五行之神,太一、文昌、列星诸神,风雨雷电诸神,五岳、五镇、四渎、四海诸神,还有五祀八腊、城隍土地、先家先蚕等等。宇宙遍有神灵,就连人体的各种器官,也都有神灵住守,如:发神苍华字太元、脑神精根字泥丸、眼神明上字英玄、鼻神玉垄字灵坚、耳神空闲字幽田等。神不仅主宰宇宙的一切,甚而人体的小小器官也被神灵所控制。神权的绳索束人紧迫,可谓极至了。

精华推荐
道教入门 道教常识 道教符咒 人生感悟 修行指南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神仙 道教礼仪 道教斋醮 道教戒律 宫观仪范 道教礼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