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奇八字

导航:道教养生 > 养生基础 > 道教调摄情绪法

道教调摄情绪法

时间:2017年02月07日 10:02内容来源:易奇八字编辑部 浏览量:3329

1、节制法所谓节制法就是调和、节制情感,防止七情过极,达到心理平衡。遇事戒怒:“怒”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,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,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。怒不仅伤肝脏,怒气还伤心、伤胃、伤脑等,导致各种疾病。制怒之法,道德是以理制怒。其次,可用提醒法制怒。再次,怒后反省,每次发怒之后,吸取教训,并计算一下未发怒的日子,养活发怒次数,逐渐养成遇事不怒的习惯。2、疏泄法把积聚、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,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、发泄出去,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,称之为疏泄法。

3、转移法升华超脱:所谓升华,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,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,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为的动力,投身于事业中去,以工作和事业的成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,寄托自己的情思。超脱,即超然,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,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。移情易性:移情,即排遣情思,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;易性,即改易心志,通过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,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。运动移情: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,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,使人精神愉快。4、五脏情志制约法“怒伤肝,悲胜怒”;“喜伤心,恐胜喜”;“思伤脾,怒胜思”;“忧伤肺,喜胜忧”;“恐伤肾,思胜恐”。这是认识了精神因素与形体内脏、情志之间,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,根据“以偏救偏”的原理,创立的“以情胜情”的独特方法。例如,或逗之以笑,或激之以怒,或惹之以哭,或引之以恐等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畅逐情志。

精华推荐
道教入门 道教常识 道教符咒 人生感悟 修行指南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神仙 道教礼仪 道教斋醮 道教戒律 宫观仪范 道教礼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