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每年阳历6月5日左右开始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。此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、天气炎热,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,空气非常潮湿,天气异常闷热,进入“梅雨季节”。在这种气候条件下,“热伤风”、心脑血管疾病、妇科病等都高发,要注意防暑湿、养心肺。公众在起居方面,要晚睡早起,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,但要避开太阳直射,注意防暑。夏日昼长夜短,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精神。随着气温、湿度增高,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。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保养,少熬夜,避免紧张,可以吃一些养心的食物,如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、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,还可用麦冬5克、桂圆肉5克泡水饮,气虚乏力者加西洋参3克。中医认为,心与小肠相表里,芒种开始,湿热更重,若心火重、小肠积热,就会出现小便黄短、舌红苔黄、大便秘结、口舌生疮,应该少吃热性食物,如白酒、羊肉等,多吃黄瓜、青菜、绿豆。此外,芒种季节内衣要经常更换,防止各种皮肤病、妇科炎症的发生,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,如薏米、山药、白扁豆、粳米粥等。天气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,因此,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少油腻,以清淡、质软、易消化为主,如山药、大米、大枣、鸡肉、牛肉、荞麦、豆类等,这些食物既能清热、防暑、敛汗,还能增进食欲。从营养学角度看,饮食清淡在夏季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如蔬菜、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,维生素可预防疾病、防止衰老。炎炎夏日还易导致人精神不振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情焦躁。因此,在精神调养上,应该保持轻松、愉快的状态,不要恼怒忧郁。这样肌体得以宣畅,振奋精神,通泄得以自如。因此,公众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,比如听听音乐、散散步、想想美好的事情等,努力做到静心、安神、戒躁、息怒,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。芒种过后,午时天热,人易出汗,衣衫要勤洗勤换。为避免中暑,芒种后要常洗澡。但要注意的是,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,民间有句老话说道,“汗出不见湿”,若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疮。”在养生专家看来,这时候如果在沐浴上注意调养,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。中医流行药浴,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,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,用蒸气沐浴的方法或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,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。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,常用的浸浴、熏浴、烫敷,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。以浸浴为例,经常用的是以五枝汤(桂枝、槐枝、桃枝、柳枝、麻枝)做料以调养。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,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,浸泡20分钟,然后煎煮30分钟,再将药液到入浴水内,即可浸浴。有条件的可每日一次,这种药浴方法适用全身浸浴,亦可用于局部泡洗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药浴的过程中,除了水本身的理化作用(主要是温热作用)外,由于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,根据不同药物的组方,可起到舒通经络、活血化瘀、祛风散寒、清热解毒、祛湿止痒等功效。